当前位置: 首页 > 沪上名流 浏览正文
455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凌建新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肝胆相照 神刀济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专访解放军455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凌建新

 

    凌建新,江苏泰兴市黄桥镇人,现为解放军455医院肝胆外科主任,在他工作的医院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。

      凌主任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08医院以及解放军455医院工作三十多年来,以其独特的侠肝义胆研究着人类的肝胆疾患,拯救了无数的宝贵生命,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悬壶济世的乐章。
      自1994年由凌主任担纲创建上海市胆道特色专科以来,经过忘我的艰辛探索和精心的实践磨砺,他用零事故、零投诉,零赔偿的一万七千多例胆囊手术,创造了上海乃至全国杏林的吉尼斯纪录,获得了业界知情同仁和诸多患者粉丝“神刀凌”的赞誉,并带领众多同事奠定了解放军四五五医院胆道特色专科的霸主地位……
      凌建新曾服役于安徽蚌埠的十三航校,入伍之际,他的行李中最占分量的是高中阶段的课本。但这远远不够,所以他在部队又省吃俭用,购买了不少中学数理化学科的自学丛书,训练与执勤之余,他总是手不释卷,分秒必争,埋头苦读,刻苦钻研。经过与书相伴两年多的军旅生活,1980年7月,凌建新终于顺利考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疗系。
      五年寒窗,“寒”彻入骨。凌建新总是背着沉重的书包吃饭,伴着子夜的灯光入睡,苦读无年后的1985年7月,终于以友谊的成绩毕业了,分配到上海哈密路空军108医院,后合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。从此,春来秋往三十载,凌建新再也没有离开过他誓言奉献毕生的这家医院。

神刀济世
     凌建新当初学习如痴如迷,后来工作同样如痴如醉。
   “当初入伍是一个起点,后来考进军校又是一个起点,分配到军医院工作更是一个新的起点,人生的每一个起点都不能懈怠以对,因为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。”凌建新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     最初分配到空军第108医院,工作环境、科研条件都不甚理想,但这并没有影响凌建新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满腔激情。
     1989年,凌建新开始领衔创建上海市胆道特色专科。
   “那时真忙,我只好请母亲来上海照顾孩子。白天接诊、做手术,吃完晚饭在家睡两个小时,然后到医院里加班搞研究,不到半夜不回家,几乎天天如此,从来不上街,身在上海却不知道大上海是个什么模样,甚至已经养成了‘与世隔绝’的习惯。今年,我妻子过生日,她叫我陪同逛外滩,外滩是挺好看,可我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……”凌建新边说边盯着办公桌上的患者病历,让记者感到这样一个“工作狂”能够拨冗接受采访委实不易。
      工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几年的艰辛探索和三个周期的工作阶段,该院胆道专科的研究、治疗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,1994年,被上海市卫生局正式命名为上海市胆道特色专科。从改良性经皮胆镜保留治疗胆囊结石,到国内最早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研究的成功,再到胆道外科疾病的全面诊治,凝聚了凌建新无数的汗水和大量的心血,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,中央电视台和《解放日报》《新民晚报》《新闻晨报》《新闻晚报》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。最初,胆囊手术需要输血要输400亳升。如今,一把小小的手术刀,在凌建新的手中运用自如,相同的手术,不仅切口小,而且不出血、恢复快--一刀切入两公分,螺丝壳里做道场,缝合、贴纱布,耗时6分钟。如此干净利落,仿佛解牛庖丁再世,患者胆疾迎刃而解。就这样,他常常一天连做9台手术,历年累计一万七千多例,竟然无一失手,零事故、零投诉、零赔偿--演绎了“神刀凌”的传奇,奠定了肝胆外科的口碑,铸就了特色专科的辉煌,吸引了慕名而来、络绎不绝的患者。
    “全国各地的患者都专程前来就医,甚至连国外境外的患者也慕名而来,英国、美国、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华人华侨也都闻讯而来。更想象不到的是,不少外地患者是乘坐出租车时通过司机介绍临时改变主意而来的。我的门诊量不多,但收容量很大,电话和网络预约的很多,几乎每天都有手术任务。正常情况下,病区的住院患者基本上有三十多位,他们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和患者相互介绍而来的,其中不少患者指名道姓要我接诊。以往,我们的保胆清石手术较多,如今胆切手术较多。此外,肝胆癌、胃癌,大肠癌、胰腺癌的根治恢复手术包括附带胃肠腹腔镜手术等,我们现在都做,而且做得很好。”谈及工作,凌建新如数家珍,很有成就感。
      事实也正如此,多年来,凌建新一直都以最高的收容量、最多的手术例数一路领先。更为可贵的是,他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、止步不前,而是不断学习、精益求精,除了肝胆外科常见手术轻车熟路之外,肝胆、胰腺肿瘤等复杂疑难手术同样应付裕如。因此,医院官网这样介绍他:“上海市胆道特色专科创始人之一;肝胆外科专业理论水平和基本功扎实,具有独特的工作及临床经验……”
      除了工作以外,凌建新还研究发表了若干相关论文;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、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全军医疗成果奖等等。
    肝胆相照
   “医术高明,不一定就是一名好医生。行医当先做人,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,要与患者肝胆相照,时时、处处为患者和家属着想。”谈及医患关系,“神刀凌”的脸上绽开了真诚的笑容。“现在做医生的确很难,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意识很强。但客观地说,这对医务工作者也是一种切实的监督,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。作为医生,不可以也不能摆架子,不要自我感觉良好,认为自己是专家,甚至觉得病人是在有求于我。相反,要注意换位思考。要知道,在医院里,最值得同情和关心的弱势群体就是患者,医生如果轻慢以对,缺乏的是起码的医德。你将病人及其家属视为亲人,用心关爱他们,真诚地与他们沟通,诊治工作尽心尽力,就不会发生医疗纠纷。所以,我做了一万七件多例手术,从未发生过任何纠纷,没有赔过一分钱。”肝胆外科主任倡导医患“肝胆相照”,可以说是对医患关系的本质和凌建新主任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真实写照。
      当下的杏林,需要大量专家,更需要像凌建新这种德技双馨的专家。也许正因此,凌建新获得了社会和患者的广泛认可。除了慕名求治的大量患者之外,外省市许多医院也都盛邀其前往主刀,家乡泰兴的各大医院更是经常求助于他。于是,他也经历了许多生动而又感人的故事--
    医术精了,名气也大了,患者纷纷点名求医。其中,有的患者家境贫困,收入微薄,筹钱治病,没钱吃饭,凌建新主任先后自掏腰包数千元,资助了多名类似患者,获得了良好的医德口碑,受到了同行的普遍尊敬。
      对此,凌主任深有感触地解释道:“病人没有贵贱之分,在医生面前,他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病人,你不能因为他有钱就对他好一点,没钱就对他差一点。有些病人没钱治病,很可怜,你如果平时刻意参加慈善活动,还不如直接资助这些贫困患者。再说,在患者及其家属眼里,医生就是救星,你对他们好一点,他们会非常感激。一次,有个女性患者的弟弟特地送来一只甲鱼,见我拒绝,他着急地说,‘我看你平时工作十分劳累,这是给你补养身体的,你要是倒下了,我姐姐就没救了!’瞧,人家这是一句真话,更是一种真情;甲鱼可以不收,再苦再累也值,因为病人家属的一番真情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医务工作的光荣与神圣。”
      一名需要手术的驼背患者因为不能平躺,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了四五五医院,凌主任二话没说就收了下来。经过充分准备,手术十分成功。患者妻子十分感激,特地乘坐911公交车购买锦旗。没想到司机一个急刹车,导致她浑身是血,脾脏破裂,被救护车就近送到华山医院急救。凌主任闻讯后,立即购买了慰问品,准备了一些现金,和护士长一起前往探望。伤者出院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将这面带血的锦旗专程送到了四五五医院。
      这面锦旗使凌主任异常感动,也让他深感不安。但人间真情,就是这样朴素、真挚和感人,甚至充满了神奇的动力源。一名江苏杨中农民患者的丈夫,因为妻子的手术十分成功,特地背了50斤新米,从扬中取道镇江,乘火车专程赴沪,换乘113路、57路公交车前往凌主任当时所在的空军第108医院。途中,由于没带雨具,50斤大米淋得透湿。米是不能吃了,但患者及其家属的真情永远留下了……
      类似的故事,凌主任讲了很多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,内心也充满了感动。当然,凌建新主任的这些事迹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,《长宁时报》专题报道了他《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》;《中国财经时报》则从“怎样做医生”的角度,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……
      采访结束前谈及未来,凌建新主任表示,将继续深入开展和拓宽相关项目研究,争取不断创新、多出成果。对于上海泰兴商会的工作,他深情相告:“上海市泰兴商会对我们很重视,每年都组织两三次联谊活动。商会是一座桥梁,它不仅为所有会员服务,也为老家的乡亲和领导服务。我们作为卫生界的老乡,当然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。一句话:心心相印,肝胆相照!”
 

    文/戴成法


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Copyright(c) 2014 上海市泰兴商会主办 传真:021-66544355 手机:15902191132
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崂山路526号江苏大厦10楼C5 电话:021-58829555 QQ: 53497534

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、转载